西方人在人生态度上锐意进取, 也易趋绝望, 好走极端等等。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极不相同。西方文化从纵的方面看源远流长,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; 从横的方面看,它广阔多姿, 丰富灿烂, 有着瞬息万变的面貌。
下面只能就其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概括如下, 这就是它的个体激进性, 开放吸收性。西方文化个体激进性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是西方经济的发展, 从古希腊开始, 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很快, 尤其是资产阶级产生以后, 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经济的急剧发展给文化带来的是急剧的冲击和突破。从文艺复兴起, 西方的文化观念不断地更新, 而且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。在哲学上, 理念、理性、超理性、人的哲学(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) 等, 相继迭起; 在文学上, 古典主义、启蒙运动、浪漫主义、现实主义、超现实主义、现代主义等等。
随着文化观念的交替涌现, 新学派、高流派、思潮风起云涌, 构成了西方文化日新月异的奇观。在文化心理上, 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、价值、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, 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倡导。
从文艺复兴至今,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问题, 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传统上, 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, 在文学上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人格价值的肯定上。在后来的西方文化特征上, 个体性不是抗衡自然力而出现的, 而是以“个性解放”为口号的。
提倡个性合理发展, 反对摧残人的禁欲主义。用恢复个人的天性, 求知欲和理性来反对宗教的蒙昧主义等。文艺复兴不仅是西方, 而且是人类的一场巨大革命。它所倡导的人道主义是人类解放的一道曙光, 标志着人已具有了不依赖自然而依赖于自身的巨大历史转变。
对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, 标志着人已完全超出了由群居来对付自然环境与天敌的落后状态, 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林。西方文化中的这种个体性的体现, 标志着西方文明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,它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。其次, 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, 也是形成西方文化个体激进性的重要因素。
西方人有尚武精神, 崇拜力量之美。这种民族性格的形成起源于古希腊, 希腊人自古就具有尚武精神。这种尚武精神到罗马帝国时期, 转变为风行各地的奴隶角斗。罗马的角斗精神到中世纪转变为“骑士精神”。所谓“骑士精神”, 就是孤注一掷的冒险精神。
启蒙运动以后, 在德国出现的“狂飚突进”运动, 所显示出的个体激进性, 使欧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。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尖锐思想、巴黎公社起义的枪声, 都反映了西方人有着奋激和猛进的文化心理。他们无论是大刀阔斧地摧毁, 还是大张旗鼓的建设,都有着足够的勇气和魄力。
西方人的民族性格, 除具有尚武精神之外, 还具有感情奔放、激进、大胆坦露为特征的性格, 他们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是十分执著的。罗曼·罗兰的“不自由勿宁死”的格言很有概括性和典型性, 集中反映了西方人的刚直性格, 它与中国以忍耐而求大全的大谋略心态形成鲜明对比。
西方人打仗, 常以勇相见, 以力服人; 而中国则是“先礼后兵”,“功心为上, 破国次之”, 东西方用兵之道也是大相径庭。在艺术上, 西方人率直写实, 重墨挥洒, 推崇雕刻、油画等直观感强烈的艺术, 推崇直接表现力量美和赤裸美的艺术表现手法。在诗歌传统上多以直抒胸怀和感情的坦露为主流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